導讀:這是一篇完整優秀的關于管理會計論文范文的,共有3200多字符左右,題目是關于“新環境下企業會計職能的轉變”的。會計人員應當以積極的心態看待會計模式的革新,提升自身的職業競爭力,從而在會計變革中取得主動權。
作者:孟雯婷
關鍵詞:會計職能;會計環境;管理會計
論文發表找李老師(QQ/微信:請看本文頂部)版面費低,出刊快!
一、新環境下會計職能轉變的必然性
(一)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逐漸滲透。
如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已經相繼推出了財務機器人,用以接替會計人員來完成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信息錄入、數據合并匯總、管理和監控各自動化財務流程等一系列較為基礎的會計核算監督工作。并且針對于不同樣式的會計業務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會計軟件也應運而生。

(管理會計論文)范文:新環境下企業會計職能的轉變
這一“替代”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會計領域的各種機械化、重復性工作勢必受到人工智能化的嚴重沖擊。除此以外,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與會計相關的一系列數據統計分析工作也必然會被計算機取代。為了順應新會計趨勢的發展,企業需要廢除大部分的基礎會計人員而著重培養小部分的管理型會計人才。
(二)新形勢下對于會計決策、財務分析及現代企業管理的迫切需要。
處于信息時代的大環境下,企業除了需要會計人員提供與企業經營狀況相關的信息外,更需要會計人員能夠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考量,為高層決策者提出理性有效的決策建議。此外,我國經濟整體呈下行趨勢,只有充分發揮成本優勢,才能為企業取得更大利益,這就需要財務人員能夠做出優質高效的財務報告。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也使得會計人員從原來的手工記賬普遍轉變為了現今的電算化,不但減輕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量,更能夠為會計提供更多的時間參與到企業的管理工作中。這些形勢的轉變都造就了我國會計職能轉變的必然性。
二、新形勢下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職能
相比于著重強調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財務會計,新形勢下對會計的要求不再僅僅停留在對于已發生事項的核算和監督,而更加看重于對未發生事項的合理預控,當前企業更需要的是能夠參與企業預測、決策的管理型會計。一名成功的管理會計應當具備以下幾項核心職能:
(一)準確預測企業經濟前景。
現今市場經濟越來越體現出其風云變化的特點,企業的每一項決策都可能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存亡,在沒有詳實信息支撐的情況下,單靠經營決策者的經驗也越來越難以保證經營戰略的可實施性。管理會計應當能夠較為精確地對企業的經營風險及財務風險做出評估,為決策者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輔助其做出相關決策判斷。
(二)參與經濟決策。
相比于傳統會計,管理型會計職能的最大改進就在于會計人員擁有了參與企業決策的權力。企業決策即通過向企業內部提供有效經營和最優化決策的各種財務與管理信息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得企業經濟決策更加理性化。為了做出合理的企業決策,管理會計首先需要對企業的各種重要信息準確地了解,這其中就包括對于企業現有資源的充分了解。
企業的所有決策都是建立在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基礎上的,由于企業的資源在不同時期的擁有情況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充分了解了企業資源基本情況后才能根據企業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戰略目標。
(三)強化企業預算管理。
強化企業預算是一種對于企業經濟活動事前及事中的有效控制手段,也是企業對經濟決策的一個量化體現。編制出相關的財務預算能夠幫助決策者更直觀地根據企業的現有財務狀況作出最合理的判斷,實現企業的價值最大化。
(四)發揮監督職能。
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通過財務報表對企業的現金流量、經營成果等各方面做出系統全面地分析,并據此發現企業可能存在的經營問題。此外,管理會計的另一個重要職能就是對企業經營戰略的監督。
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必須對企業現有的資源做出綜合考量,系統分析企業現有的資金流、原材料以及產能情況,并據此篩選出最適合企業的戰略方針,使得企業在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前提下,能夠取得效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
三、當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職能結構體系顛倒。
會計人員結構體系不合理是當前會計工作中所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也是會計職能轉變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目前,大部分企業仍舊保持著大約80%基層會計,20%管理型會計的正三角形的職能分布,而從上述分析可見,真正適應新形勢的會計職能體系應當是一個大部分管理型會計,少部分基層會計的倒三角式結構。
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對我國會計職能結構的分布進行顛倒性地重新定位是我國會計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會計信息安全性難以保證。
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電子會計檔案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存檔,雖然電子會計檔案相比于手工會計檔案節省了大量的工作量與錄入時間,但是由于網絡安全難以保障,電子會計檔案很可能會引發企業商業信息泄露、被競爭者竊取信息搶占商業先機等一系列問題。
(三)管理會計并未引起實際重視。
在管理會計的研究層面,目前我國并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體系,在管理會計運用的技巧以及數學理論方面,大多數仍舊沿用了傳統財務會計最基礎的會計模式,這些模式在具體運用上是沒有辦法用來解決復雜實際問題的,這一現象也使得管理會計在我國雖然呼聲極高,但是具體深入的研究工作開展卻十分有限。
四、實現職能轉變的途徑
(一)加強職能體系建設。
這是當前我國應當解決的首要問題。由于會計體制的影響,我國會計專業院校主要專注于財務會計的培養,而很少關注管理型會計的培養。這也是造成我國企業會計職能結構長期處于正三角式結構無法改變的主要原因。所以應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將發展中的特色管理會計作為工作的主要目標。
同時,改進相關院校及科研機構對于會計人員的培養方向,強化相關人員對于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基礎及相關能力應用方面的學習,并嚴格規定管理會計資格認證方面的指標。
(二)推進會計電算化及管理型會計軟件的應用。
首先,企業只有在能夠保證基本會計工作又好又快完成的基礎上,才能施行精簡基礎會計人員,擴充管理會計團隊的職能轉變,所以企業應當首先推進相關會計軟件的應用,才能更好地與會計人工智能技術的滲透接軌,從而讓更多的會計人員從繁重的基礎會計工作中解放出來,促進企業會計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其次,對于會計人員而言,應當做到:
(1)端正思想,轉變觀念。
財務機器人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應用一度引發會計人員失業的恐慌,然而會計人員也應當清楚地認識到財務機器人只能取代會計工作中程序化、標準化的工作,而不能取代會計工作中最為重要、核心的預測、決策工作,所以會計人員應當轉變觀念,以積極態度對待人工智能,努力成為那部分不可替代的會計人員;
(2)向管理型會計轉變。
縱觀現今會計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我國對于管理會計的需要在未來必將大幅度增加,會計人員應當培養自己用管理的眼光處理財務工作,積極參與到戰略目標的分解及預算的編制、執行、控制中,充分利用智能處理得到的數據并運用未來價值觀念進行績效管理。
(三)改善企業管理機制。
只有各個企業建立健全管理機制,才能夠讓管理會計人員在一個積極、完備、規范的體系中進行企業的分析、預測、成本及風險控制工作,并更有效地實現財務監督及績效考核,使得企業在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及企業風險最小化的前提下,達到企業效益最大化,切實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經濟水平。
企業管理模式的革新和財務機器人的引入對于企業和會計人員來說是挑戰更是機會,會計新趨勢的轉變必然會為企業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得企業經濟決策更加高效。但目前會計院校對于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向和企業會計人員的職能體系仍然深受舊會計制度的影響,我國應當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型會計體系并改正人才培養方向順應新趨勢。
與此同時,會計人員應當以積極的心態看待會計模式的革新,提升自身的職業競爭力,從而在會計變革中取得主動權。
參考文獻:
[1]丁錦紅.人工智能沖擊下的會計思變[J].經貿實踐,2017(17).
[2]楊健.會計職能由核算型轉為管理型的變革之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5(3X).
[3]劉靜.企業財務管理中會計管理的職能轉變[J].企業導報,2015(14).
本文鏈接:http://www.zaixiuxing.com/3578.html
本站論文范文來源網絡,若內容不實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刪除!原文鏈接: » (管理會計論文)范文:新環境下企業會計職能的轉變